找到相关内容250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赵朴初中国的人间佛教

    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是文化”的有力论断强调,为消除一部分人认为“佛教是迷信”的错误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文革之后中国佛教的生存发展、为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发扬、为人间佛教思想倡导和实践,找到了...,揭示了他人间佛教思想形成倡导的过程,论述了他在上承佛陀和太虚大师遗绪、下应时代要求的人间佛教的理论架构多个方面的具体实践及给中国大陆佛教带来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人间佛教 赵朴初...

    正澄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977111.html
  • 道宣长安社会

    佛教在争取、维护和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潜涌暗流,此起彼伏。但是,理性的精神始终占据上风,皇权政治和佛教势力在保持各自原则立场的同时,都对走向对立和决裂持警惕的态度。   长安佛教在隋唐之交的变化...地带。   第四,由于中国有十多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因而长安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皇权文化的影响制约,各种形态的文化不能在这里完全自由地发展。这种强势的皇权文化有其两面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尤其在较短之...

    王亚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278298.html
  • 论智顗的“生态放生”的启示

    ,“深层生态学强调‘万物平等’、‘生态中心主义的平等’、‘生物圈平等’,超越了以往仅仅把自然物、非人类的生命体看作‘工具’或‘资源’的狭隘认识,肯定‘所有的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都有生存发展的平等...目前佛教界流行的这种以“救死”为目的的“人工放生”,而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538—597,号“智者大师”)发展出来的以“护生”为目的的“生态放生”,这种“生态放生”可能还不为今天的绝大多数佛教徒所熟悉...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1684672.html
  • 生死“认命”生死智慧

    心如死灰,寻觅不到任何人生的价值,丧失了生存发展的人生动力,思想深处的观念是:“人都要死,一死万物空,一亡万事休,努力又为了什么呢?奋斗又有什么用呢?”这是一种危险的人生观人生实践方式。当今中国...万分恐惧、好不甘心,甚至死不瞑目。这就产生了现代人生死认命之难的问题,也是现代人需要向一切伟大文明传统汲取生死智慧的基础前提。   一、死:认还是不认   生死问题是人类存在发展中普泛性最广、也...

    郑晓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2384687.html
  • 欧美宗教发展模式比较

    关系)的模式不同,宗教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空间不同,宗教市场的竞争机制不同,宗教组织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动因不同,所有这些,使同出一源的基督教的发展在欧洲和美国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在欧洲,...这就使宗教获得一种特殊的力量。”[6] 宗教对美国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美国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社会凝聚力的基础。   尽管美国宗教内部各种教派的发展并不平衡,...

    刘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041285339.html
  • 论唐代的佛教管理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发展,除了在思想上儒合流、道斗争之外,也不得不在组织形式、队伍建设、发展理念等方面加强管理引导,使其规范化、本土化,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佛教自身的影响,壮大自身的力量,拓展其生存空间。   鉴于唐代...唐代佛教的发展要合乎时代的要求,社会、国家发展相一致,谋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实现其本土化历程,其自身存在着加强规范管理的内在需求。鉴于佛教蓬勃发展,唐代统治者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必然要从治国理政的...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7311187941.html
  • 互动中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

    后果由行为者自身承担。所以两者并不相同。康僧会还通过编译佛教的《六度集经》,用印度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去比附儒家的"仁爱"思想,提出"仁道"说,以配合儒家政治伦理观念。佛教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发展,甚至...背景下的产物。确切地说,是中印异质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晶。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历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由接触、依附、冲突到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

    成建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291529.html
  • 小乘佛教哲学研究

    获益匪浅。商人积累了财富,对政治产生了强烈要求。这些社会力量的形成,促使婆罗门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控制势力逐渐削弱。政治气候的变化以及社会因素的变迁,无疑给自由思想和多元文化拓展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过于形式化...宗教的重要理论标志,也是佛教几千年来赖以巩固和发展其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沙门思潮佛教的兴起   在佛陀生活的那个年代,即公元前六世纪前后,随着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兴衰更迭,印度的政治及经济重心...

    成建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391557.html
  •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及其展望

    历史文化、风俗的传承发展突出体现在寒山寺文化,是寒山寺听钟声活动生存发展的根基,为寒山寺听钟声活动持久开展、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发挥了核心作用。   寒山寺文化是以特色鲜明的吴文化为命脉的,以历史...活动的文化特征,表现在历史文化、风俗的传承发展,时代气息的苏州风情,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开拓创新的精神风采,与民同乐的亲民情怀等;对深入促进该项活动常办常新,成为苏州新的民俗化活动进行了展望。  ...

    汪祖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491636.html
  •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

    显然已不适用,要挽救法末,于逆境中重振道风,光大禅林,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恢复传统戒律,否则佛教的生存发展就会困难重重、每况愈下,不用外部力量,自身也足以冰消瓦解。于是,虚云不断呼吁、践行戒律,重视使...发展兴盛的重要保证。佛教自东汉以来在中国广泛深入的传播发展,实僧侣严守戒律密切相关。   自明代狂禅盛行以来,戒律趋于废弛,从而带来了佛教精神的丧失,佛教日渐处于颓势,至清末民国时期,社会上...

    陈金凤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294095.html